澳门沙金官方网站首页

优秀成果

首页   >   校园文化   >   优秀成果   >   正文

“三力融合”网络思政新范式——基于澳门沙金官方网站首页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22日 09:26  点击数:

一、项目主题和思路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和舆论争夺的主阵地。当下青年学生“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网络思政已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渠道。若要实现网络思政 “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功能,就必须精准把握互联网特征内涵和新时代青年群体主要思想动态。

澳门沙金官方网站首页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负责全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统筹协调工作。主要职能是加强顶层设计、繁荣网络文化、统筹平台建设、开展调查研究、培养网络人才,推动全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普及共享,加强对学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联动力度,推动形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同向同行的网络思政工作新格局,成为学校网络思政工作的咨询智库、研究基地、交流平台和数据中心。在实践中,澳门沙金官方网站首页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不断挖掘青年大学生思想实际,及时整合优化网络思政教育内容,积极探索网络思政形式方法,充分利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微视频、微电影、微博等多元途径,因势利导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推陈出新形成“三力融合”网络思政新范式,有效提升了网络思政的思想性、向心力和可及性。

二、实施方法和过程

(一)聚焦主题主线,优化创意思政,增强网络思政引领力

围绕重大节点实施主题宣传教育,灵活运用“网言网语”,开展一系列政治上有高度、思想上有深度、内容上有厚度、形式上有温度的创意思政活动,有效强化网络思政引领力。先后推出“改革印记”“我和我的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讲党史”“党史上的今天”等系列网络专栏,综合运用音视频、动漫、歌曲等多元形式,激活理论教育生命动力,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创作的18个语种短视频《追梦赤子心》,在推出后便登上新浪微博同城热搜榜第一名,以青春之声献礼百年华诞。策划“寻找身边的国庆”主题宣传视频,被新华社客户端和“学习强国”平台发布,点击量近百万。连续四年组织开展“我为家乡农产品代言”大学生网络直播带货活动,受到人民网、中国青年报等权威媒体的宣传报道。北京冬奥会开幕之际,澳门沙金官方网站首页学生团队原创歌曲《冰雪梦》,并且自制动漫MV,用优美歌声和生动画面助力冬奥顺利开幕。融媒体团队对该作品进行专题宣传推送,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宣传效果。话题“西外原创歌曲助力冬奥”登上热搜榜,收获百万阅读量,获评当月“创新宣传优秀案例”,并获得“我是冬奥体验官”活动组委会称赞认可。2021年,与新华社共同策划《青年视角:外国人眼中的十四五》,上线新华社客户端、脸书、推特,在新华社英文客户端浏览量达4.8万。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国声音传播至每个角落。

开展“我为家乡农产品代言”大学生网络直播带货活动

开展“我为家乡农产品代言”大学生网络直播带货活动

(二)锚定时事热点,彰显外语特色,提升网络思政服务力

立足于学校外语特色和学生成长需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讲好师生故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工作理念,用师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传播内容有品质、服务师生有温度、教育引导有实效。连续多年创作“多语种毕业歌”系列网络文化作品,发挥学校语言学科专业优势,好评如潮。开展“‘疫’起行动 情暖西外”主题宣传活动,推出《XISU抗疫24小时|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闪闪发光的你!》《你说冬日严寒,我说岁月温暖。“疫”起行动,情暖西外!》等多个抗“疫”优秀网络文化作品,获光明网、人民网、新华社、学习强国、等重要媒体平台转发,总浏览量200余万次。通过官微视频号组织开展“以心迎新·砥砺前行”2022年云跨年活动,全体师生、学生家长等2万余人一起“云跨年”。新闻纪实《考研风雪路 携手共赶考》被《中国妇女报》刊载。围绕杰出校友、“改革先锋”禹国刚,“一带一路”上的文化传承者、“全国最美教师”邓滢,党龄80年的离休老党员萧枫的家国情怀,退伍女枪王王志薇、西安文化旅游推广大使张之昊等典型事迹,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专题报道。以毕业生许凯连续十年坚持为乡村老人拍摄照片和视频的故事为背景,策划了“你好!陌生人!”专题报道;挖掘许凯创建“抗癌爱心厨房”的温暖事迹,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获得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权威媒体报道。策划拍摄了教师节专题宣传片《师者》微电影,被新华社客户端、“学习强国”平台、“西安发布”平台等宣传连载,点击量超百万。围绕世界粮食日、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等国计民生的重要节点日,策划“一颗小土豆的好食光”“针不戳姐妹花校园奇遇记”主题宣传视频,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权威媒体转载报道,点击量超百万。

开展“以心迎新·砥砺前行”2022年云跨年活动,获共青团陕西省委新媒体报道

(三)丰富传播形式,赋能精准思政,深化网络思政影响力

统筹网络思政供与需,精准把握学生主体思想新动态和需求新动向,丰富网络供给内容,力求精准对接。打造以“两微一端”为核心,覆盖学习强国号、人民号、视频号、抖音、B站等平台的新媒体矩阵,广泛运用图文、音视频、H5、微电影、动漫等载体,构建起覆盖全校、辐射社会的网络思政阵地。为实现网络思政精准化,连续4年开展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深入了解大学生上网时间、上网目的、社交媒体使用等系列特点,动态描绘新时代学生网络画像变化趋势,详细把握主体新发展。在此基础上,策划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感染力十足的互动活动和网络文化产品,优化供给新配置。通过培育校级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师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组织开展教育部第六届网络文化节、网络教育优秀作品、陕西省校园好网民品牌工程等评选申报,引导培育校园网络名人,选树网络新青年典型,教育引导校园“网红”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鼓励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正能量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生产,以网络征文、创意绘画、情景短剧等有趣有料有品的内容及形式,策划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入人心的网络普法、网络文明、网络素养、网络安全等知识普及,增强新时代学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新媒体团队连续多年在全省教育系统新媒体排行榜中屡获佳绩,融媒体矩阵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师生关注度、满意度稳步提升。近五年来,官微累计发文1400余篇,阅读量约1400万次,分享近60万次,校内外影响力显著。

三、主要成效和经验

(一)网络育人成效显著

1.网络思政成果精品卓著。网络思政取得了丰硕的育人成果、良好的品牌效应,打造了一批以《师者》《我是一只小小鸟》《光》为代表的有情怀、有思想、有深度、有影响、有口碑的网络文化精品,感染并激励了广大青年学子。教师节专题宣传片《师者》浏览量104.3万,宣传应征入伍的“离校前的小心愿”浏览量102.1万,国庆日专题片“寻找身边的国庆”浏览量60.9万,国家粮食日专题宣传片“一颗小土豆的好食光”浏览量66.8万,青年励志传“我能为你拍张照吗?”浏览量106万。2019年一部毕业季主题宣传短视频《起风了》获得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紫光阁、共青团中央、央视新闻等权威媒体的转发认可,微博播放量达1641万次。2020年,创作推出短视频《你曾是少年》,获得了人民日报、人民网、环球时报、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的转发认可,微博点击量达254万次。2021年关于学校的正面宣传报道49次登上微博热搜榜。2022年,学校官微推出“十万加”优质推送3条,多次进入全国高校官微二十强榜单,在全省高校官微榜单中名列前十,总阅读量341.2万,分享数16.4万,粉丝增长35748,增长率43%;微博发布3985条图文,阅读量10022.6万,学校正面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26次;视频号发布视频186条,浏览量386万;抖音共发布210余条短视频,浏览量达4481万,登上抖音热搜榜15次,粉丝增长5.8万,增长率84%。多次获得“创新宣传案例”“信息公开优秀案例”。学校官微获评2022年陕西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获2022年优秀运营官博奖、微博校园优秀案例、“我是冬奥体验官”全国百强、人民日报客户端“年度优秀高校创作者”等荣誉称号。

2.网络思政队伍追赶超越。培育优秀网络思政团队,不断提高团队成员懂网、用网、管网水平,培养了一批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网络思政队伍。开展网络思政研究,积极申报网络思政项目和优秀案例。2个作品在“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中获奖,获批10项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课题。指导学生采写的《一笔特殊的党费:新时代下耄耋老党员的家国情怀》获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互联网社会组织联合会颁发的第四届“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百篇网络正能量文字作品”。指导学生记者采写的《“老内”潘维廉:看过世界更爱中国》在2021年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陕西新闻奖”评选中获文字通讯类三等奖。成功指导学生申报2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立项。

3.网络思政示范性领航树模。推进品牌化建设、项目化运作、优质化产出,打造有时代热度、人文温度、思想深度、情感厚度的网络思政阵地。团队多次荣获“陕西省高校微博运营优秀奖”“陕西省教育新媒体团队建设奖”“陕西省高校微信运营优秀奖”“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校园新媒体互动百强高校’”等荣誉。多个案例被新浪微博评选为“创新宣传案例”。6个学生作品在教育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中获奖,其中学生团队原创作品《光》荣获微电影类一等奖,2个作品在“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中获奖。2个项目入选陕西省好网民工程重点项目,4个集体(个人)入选陕西校园好网民,2个项目入选陕西校园好网民工程品牌,2个项目入选陕西高校网络公益优秀精品项目,2个项目入选陕西高校网络公益典型案例,2个案例入选2021年陕西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团队运营的新媒体平台入选2022年陕西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团队多次获得“创新宣传案例”“信息公开优秀案例”。

(二)工作经验和启示

1.网络思政要以理服人,创新思政内容优化形式载体。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讲道理,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育人成效方能真正彰显。一是立足重大事件、重要节点,领航宣传教育引导。例如,围绕改革开放40年,策划了沙画视频形式回顾学校的改革发展历程。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推出“追梦赤子心”“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讲党史”“100种‘花式’祝福,献礼百年华诞”等精品网络文化作品,加强师生理想信念教育,增进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情感认同,使党史学习教育真正出于声、入于心、感于思、化于行。二是善用“学生话”讲好“思政的理”。冲破思政教育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真正走进大学生的“朋友圈”,提高学生接受度。结合“国家安全教育日”“保密宣传月”等,开展反传销、防诈骗、防渗透等网络安全宣传。例如,围绕“国庆节”策划了“寻找身边的国庆”主题宣传,寻找名字中有“国”和“庆”字的师生进行采访,听他们讲述名字背后的故事,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美好祝福。三是回应聚焦舆论热点,讲深讲透至理箴言。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网络安全、“支持新疆棉花”等重大舆论斗争中,既旗帜鲜明敢于斗争,又灵活运用“网言网语”,正确引导学生提高站位、正确认识、坚定立场。例如,2021年3月,西方个别大企业发表“抵制新疆棉花”的声明,个别反华媒体炮制“新疆强迫劳动”的舆论谎言,面对这一情形,融媒体团队积极响应,主动设置议题,策划了“我们新疆好地方!”的专题宣传,第一时间发声,放大主流声音,包容意见表达,凝聚师生共识,形成了良好的校内舆论氛围。

2021年3月针对“抵制新疆棉花”舆论第一时间发声

2.网络思政要以情暖人,服务师生需求彰显学校特色。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既要有理性的力度,更要有感性的温度。网络思政越有温度,就越能产生亲和力和吸引力,就越能浸润人心、凝聚共识、引领风尚。一是注重运用先进典型事迹感化学生行动实际。注重用鲜活的思政素材培育时代新人,围绕杰出校友、“一带一路”上的文化传承者、离休老党员的家国情怀等身边的重大典型人物,善用网言网语,开展特色专题宣传,力求通过贴近青年的语言风格,将先进人物的故事讲到学生心坎儿,鼓励学生以实际行动爱校荣校,凝聚全校师生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推动思政教育入脑入心。二是打造虚拟仿真网络形象,拉进与学生间的情感距离。把握学生成长规律,通过拟人化塑造、亲和化表达和网红化运营,设计推广“小小SU”“小蘑菇”“报报熊”等“e家人”宣传标识,增强网络育人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切实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三是发挥不同平台特异化作用,及时有效服务师生个别化需求。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宗旨,重视新媒体技术的交互性,认真倾听师生意见建议,形成师生受众面广、粉丝黏性较强的网络舆论宣传格局。结合各个媒体平台的受众定位、媒介特点等,精准策划宣传方案。如官方微信公众号重点宣传大事要闻,微博及时发布师生关切的校园生活学习相关讯息,抖音重点展现学生青春洋溢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B站强调专业学习交流互动等。例如,在2021年底疫情防控形势严峻40天时间内,官方微博发博总数673条,总阅读量达到2950万,9个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网上网下舆论正能量充沛,师生战疫信心受到极大鼓舞。

3.网络思政要以文化人,立足心灵深处培根铸魂润心。网络文化作品是切实提升高校网络思政质量和水平的重要载体,可以有效提升网络思政的引领力、吸引力、感染力。一是网络作品内容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以引领思想为核心,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围绕重大事件、重要节点、热点话题等,展开有学校特色的宣传工作。坚持内容为王,以真实的故事、生动的表达、鲜活的语言,采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策划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感染力强的互动活动和网络文化产品,产生共情共鸣,达到入脑入心效果。例如,2021年6月,学校官媒发布了大三学生突发疾病、急需血小板的消息,在短短24小时之内就为该生筹集到了三个月的血小板量。相关话题登上全国热搜榜,人民日报官微也进行了推送报道。二是网络作品形式要贴合师生实际、引发情感共鸣。运用网言网语和图表、音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创作一批优秀网文、微电影、微课堂、微动漫等导向正确、内容生动、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产品,增强网络思政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例如,多语种版本《起风了》,微博阅读量1649万;《师者》微电影在新华社客户端阅读量达104.3万;学生团队原创作品《光》在教育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中荣获微电影类一等奖等。以丰富的网络作品,引发师生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育人效果。

四、下一步加强和改进计划

(一)工作重点

1.整合力量,推进融媒体“中心厨房”建设。结合互联网平台化、规模化、集约化优势,对校内各类媒介资源进行充分整合、聚合,加强校内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采取“互联网+”思路,建设融媒体“中央厨房”,破除宣传工作本位主义,充分整合各类资源,统筹推进全校内外宣传。

2.开展系统培训,提升队伍媒介素养。面向校内师生通讯员多次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专题培训班和融媒体团队业务交流沙龙,邀请校内外舆情研究专家、权威媒体资深从业者、兄弟院校融媒体业务一线师生来校交流,提升融媒体素养。

3.破除路径依赖,打造智能化媒体平台。积极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媒体传播工作中的学习及应用,努力打造具有较强技术实力的智媒体。

(二)建设思路

1.加强规划。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对标《意见》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重要任务和工作要求,查摆当前网络思政工作实施存在的问题,校准行动坐标、完善顶层设计,建强根基、补齐短板。

2.优化组织。依托本团队对全校网络育人工作专兼职教师团队、学生团队等进行重新整合优化,转变工作职能、提高工作效能,完成组织机构系统性建设,形成强大网络育人工作合力。

3.细化管理。以“全面覆盖、精确定位、合理分工、量化考核”为基本原则制定管理制度,使管理制度科学化、管理手段规范化、管理模式现代化,达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目标。

4.凝练文化。进一步在传统“家”文化理念和学校精神中提炼文化精髓、发掘育人因素,通过校园网络文化熏陶、德育实践感悟,共建家园式校园网络社区。

5.建强队伍。以提升队伍专业素养为根本,优化队伍结构,包括知识结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等,建设一支网络技术水平扎实、思政工作水平先进的高水准网络育人队伍。

6.提升能力。以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建设管理、网络信息技术、网络媒体运营、网络舆情监测等网络育人核心能力的全面提升来推动网络育人平台高质量发展。

作者:郭斐、郭佳鑫

【关闭】